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从简单的悖论说起
理发师悖论,是最容易理解的悖论了。一个村庄只有一名理发师,他给自己立了个规矩,只给而且必须只能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问题来了,他该不该给自己理发?如果这句话不好理解,换一种说法,他的头发该谁来理?
如果是理发师给自己理发,他就违背了规矩,同意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也违背了规矩,按规矩他属于不给自己理发的人了,那么他就必须要给自己理发。于是理发师陷入了该不该给自己理发的困境与悖论中,就像人有了两只脚,你告诉他,一只脚往前走,另一只脚往后走一样。悖论在提出来的早期,一般是认为无解的,但是不少人对此感兴趣,尝试去破解各种悖论。
火车轨道救援悖论,正义在这里陷入困境
最早是由哲学家菲利帕.福特提出来的一个伦理道德选择难题。在一个电动车的轨道上,有一条两条道路的岔路口,一个疯子把5名无辜的人绑在一条电动车岔路轨道上,而把1人绑在了另一条岔路轨道上。这时一辆失控的由新能源电池驱动的电动车朝他们驶来,很快就要碾压到绑有5人的那条岔路上的他们。比较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道路选择拉杆,让电动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这时候你需要选择,该拉动道路选择拉杆吗?
如果你选择不拉动拉杆,那么毫无疑问的,5人会因为你而失去生命,如果你拉杆了,那么有5人会因为你的选择而失去生命。最难受的,如果你选择视而不见,不作为,那么等同于选择了不拉杆,所以这个命题,让你从一开始就已经陷入的道德选择的悖论,让你无从选择。
这个例子,恰好是由于困难的选择,成为了一个悖论,悖论的难处就在于选择的困难,无论如何选都不能让人满意。
薛定谔的猫,量子概念级别的悖论
伟大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在年提出的一个思想模型:把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镭元素作为一种放射性物质,会发生衰变,而镭的衰变是具有随机性,也就是说,镭元素可能衰变,也可能不衰变。如果镭发生衰变了,会触发一个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会被毒死;而如果镭不衰变,猫就不会中毒继续活着。
根据量子理论,由于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叠加态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你可以简单地认为就是两种状态同时存在,这在宏观世界中可以理解为一种悖论。因此猫就可能处于一种既是死的又是活的状态,也就是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
在宏观世界的逻辑里,一只猫既是死的又是活的状态,这是不能接受的。根据经典物理学,在封闭盒子里必然有猫是活的或者是死的其中之一的状态。当人为地打开盒子的时候,就会观察到猫的死活状态。也就是说,只有观察者的引入才能确定微观粒子的状态。这项实验告诉人们,在宏观世界无法理解的问题,在微观状态可能是合理存在的。悖论的矛盾其实来源于人的思维定式与局限性。
草地上的奶牛,前后因果悖论
这个悖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一些。一个农民有一头漂亮的奶牛,在奶牛比赛中,他的这头漂亮的奶牛获奖了。从此他开始担心自己的获奖的奶牛丢了。这时一名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就在附近的一块空地上吃草。农民虽然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去看了看,他看到了奶牛那熟悉的黑白相间的条纹形状。
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地上也再次确认了看到的条纹形状。但是那头奶牛虽然确实在那,但奶牛是躲在树林里的,而且空地上是一大张黑白条纹相间的纸缠在树上。
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误地当成自己的奶牛了。问题来了,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时是否正确?
在这个命题中,农民相信奶牛在空地上,且被送奶工的证词和他自己对于空地上的黑白相间物的观察所证实。而且经过送奶工后来的证实,这件事也是真实的,奶牛确实是在。但是农民实际是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奶牛,农民并不是真正地知道奶牛在空地,他认为奶牛在空地的推导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的,但是结论却又是正确的,奶牛确实在空地上。命题的前提是错误,而结论正确,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了?在这个悖论中,我们所依赖的逻辑证明的条理思维崩溃了。
悖论的几种解
1.悖论违背逻辑,本来就不该存在。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悖论都是违背逻辑硬编造出来的问题,本来就不可能存在。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回避问题的做法,就像是几何学中最基础的那几条公理的存在一样,无法证明的,就干脆规定它们就是公理。公理吗,就无需证明了,实在是掩耳盗铃的做法,不可取。
2.否定前提,想要让悖论不攻自破。这种观点是直接否定悖论的前提,认为悖论前提已经错误,前提错误了,当然悖论就无需去证明了。这其实是另一种回避的做法,前提是否错误不是悖论的关键,关键是看前提能不能设立出来,虽然你认为前提是错误的,但是前提这种逻辑确实可以设立出来,这种悖论就回避不了。
3.犯错误的解法,只满足一种前提推导出结论。这个非常容易理解,就是只满足悖论的一个前提条件,这件事就做出来了,只是不能让人满意而已,这是悖论最好的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所做的判断不都是有缺陷的吗?即使是现在认为%正确的,若干年以后可能就会发现,当年的决策就不是那么正确了,这种事情比比皆是。
人有趋于完美的心理,做事情总要做到十全十美,但凡做得不完美,就会觉得很难受,甚至会觉得做得是错误的选择,这种思维模式就给悖论的成立创造的诞生的契机。
生活中也有悖论,生活中的悖论往往使人陷入了情感两难的境遇,学习也是一样,又想取得好成绩,又不愿意付出努力,不讲究学习方法,埋头苦学,这也是一种悖论。
结束语
悖论是一种很有趣的思想现象,挑战人的思维底线,是一种涉及到思维方法论的东西,研究一下这些悖论,对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思维也好,做任何事情也好,都是有方法的,有规律可循,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好的方法是路标,是灯塔,可以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方法错了,就像这些逻辑悖论一样,会让学习陷入困境,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