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提出放射性镭的故事,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课本上我们就看到了这位女性美丽,坚强的身影。因为镭的发现造福了世界,明明可以凭借镭大赚一笔,居里却放弃了申请镭的专利,认为这是属于全世界的财富。
居里夫人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赋予了居里夫人独特的气质和品行。自小成绩优异,24岁的时候,到巴黎求学,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正是在这里居里夫人遇见了她生命中的灵魂伴侣皮埃尔居里,即她日后的丈夫;也是在这里她开启了镭的大门。
大学毕业后玛丽通过了巴黎理化学校的职称考试,在校物理实验室谋得了一份职位,从此开始与自己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工作。
后来居里夫妇提出发现了镭,这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前没人见过镭是什么,居里夫妇也拿不出镭让大家看所以没人相信他们的发现,只当是看个热闹。
为了证实镭的存在,居里夫妇拿出了存款还变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经历了多次的提炼,终于获得了镭。后面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放射性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
诺贝儿奖的获得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四名著名科学家的提名中,一开始没有居里夫人的名字,排在第一的是贝克勒尔后来在丈夫的坚持下才添上了居里夫人。
我们都清楚镭从发现到提取的过程,所有的程序都是居里夫妇单独完成的。贝克勒尔是丝毫没有参加,如果强行把他和镭扯上关系,只能和他第一个发现了天然放射性有一点点关系。可惜贝克勒尔并没有深入研究,也根本不知道他发现的天然放射性是镭。
贝克勒尔是何许人也?背景还不小,他是法国的知名物理学家,出身科学家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著名科学家,祖父还是皇家学会会员。看来有强大的背景就是好。
诺贝尔奖颁发在对镭研究过程是这样形容的,皮埃尔.居里为“贝克勒尔的助手”,而玛丽.居里,被称为“皮埃尔.居里的助手”。把只有背景足够强大,主角光环就是自己演绎的淋漓尽致。
不能说贝克勒尔一点贡献没有,但他霸占了居里夫人的功劳,把居里夫人辛苦工作的结果据为己有就有点过分了,还说人家是他的助手,抛开这点来讲内克勒尔在物理学界的贡献也是不小的,可这件事做得不道德,也给他的人生打上了烙印,成为永远洗不去的污点。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不久,皮埃尔.居里在路上被马车撞到,当场身亡。丈夫皮埃尔.居里和她是情投意合,两人互相扶持,之后只剩下居里夫人一人活在世间,再也没了疼她,宠她,支持她的人了。郎之万是居里夫人丈夫的学生,同时也是一位有天赋的科学家。皮埃尔.居里去世后,朗之万成了玛丽的好朋友和可以信赖的科研工作者。在玛丽最艰难的时候,是朗之万帮助她一步步走了出来。居里夫人在索邦大学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朗之万帮忙准备的教材。
随着两人的交往郎之万和居里夫人同居在了一起。郎之万是有家室的,不过夫妻二人受教育不同,学识上存在差距无法沟通,郎之万不喜欢他的妻子。
居里夫人不是拆散别人家庭的小三,她也劝过郎之万,希望能调解他们夫妻的矛盾,让他们好好相处。由于两人没有共同语言,夫妻关系一直处在僵化中。居里夫人看到这种情况也就不再劝他了郎之万想和妻子离婚跟居里夫人名正言顺在一起。可他的妻子不是好惹的人死活不同意。
在巧合之下,他的妻子珍妮发现了居里夫人写给他的情书。他妻子拿着玛丽.居里写给他的情书然后把信捅给了法国的媒体,整个法国轰动了。
法国的报刊,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玛.丽.居里与朗之万的“神秘恋情”,并开始大量公布她的信件。一些法国人还去袭击她的住宅,用石头砸坏她的窗户。
一批原本支持居里夫人的法国科学家也开始改变立场了,他们联名写信让玛丽离开法国。生动上演了典型的墙倒众人推的景象。
由于顶不住舆论的压力,居里夫人和郎之万分开了。此后郎之万接连找了好几个情人。郎之万最初对居里夫人的情是真的,后来不爱也是真的,只能说他没那么深爱居里夫人,拥有这段感情不管是对郎之万还是居里夫人来讲都是难志的回忆。
郎之万的离开对居里夫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幸事。他能找几个情人就说明他不是对待感情专一的人,喜欢也是一时的,哪天新鲜感过了,又怎么能保证他不会背叛和伤害居里夫人。
(如果对历史和文学感兴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