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好治吗 http://www.zhulinlighting.com/
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翻涌,动力电池企业扩产角力,联动产业链企业进入全球战局,中国力量开始彰显。
新旧十年转换之际,中国电池企业陆续登上国际舞台,新技术百舸争流;锂电材料企业深度绑定头部电池企业,全球话语权不断增强;设备企业开始进入国际巨头供应链体系,国际角色份量日趋加重。
年12月16-18日,高工锂电电动车年会(同期活动:高工锂电十周年庆典暨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将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重磅启幕。
其中,闭幕式专场(一)以未来十年新蓝图为主题,由嘉拓智能冠名;闭幕式专场(二)以中国力量全球崛起为主题,由科达利科瑞技术联合冠名。
届时,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瑞浦能源董事长曹辉、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璞泰来董事长陈卫、科达利董事长励建立、科瑞技术总裁彭绍东、诺德股份常务副总裁陈郁弼、思客琦董事长付文辉等产业链头部企业领袖将共同出席并做主题演讲,展望全球战场新十年,彰显中国力量。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将在闭幕式(二)做主题演讲分享。
年,宁德时代开启全速前进模式。
首先是大规模扩产备战。包括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三期)、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一期、时代吉利动力电池项目在内,预计宁德时代年推动新增产能建设约GWh。
个中逻辑,既有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复苏叠加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利好,更重要的是,“整车+电池”的合作升维让宁德时代提前锁定了未来一定的市场份额,为其产能释放提供销售保障。
其次是深化产业链的“合纵连横”,宁德时代自身不仅获得本田37亿元注资入股,公司也计划亿元投资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加深产业上下游合作关系。其中,首笔投资25亿元已落户先导智能。
同时,为契合公司发展,宁德时代还在多个领域投资布局,包括注资蔚来旗下电池资产公司布局“车电分离”;携手河南跃薪问道矿业电动化;联手普洛斯拓展动力电池应用新场景;领投嬴彻科技涉足电动L3重卡......
资本层面,年宁德时代不仅完成了亿募资方案,同时成功发行15亿美元境外债券,完成海外资本市场首秀。为公司接下来的全球动力电池战略版图构建保驾护航。
再次是笃定动力电池下一阶段的新技术与新方向。包括“不起火”电池、16年或万公里超长寿命电池、CTC电池等最新产品及研究方向。目前,“不起火”电池已经正式配套装车。
其六大创新解决方案具体包括:1、高镍+硅负极,高压无钴和无金属体系;2、15分钟的快充、9分钟的快充;3、超低温电芯、变频自加热;4、万公里/16年;5、无贵金属梯次利用;6、高安全电解液,热扩散隔离。
可以预见,产能、合作、资本、技术的全面升维部署,将为宁德时代全速前进持续加码。
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将在闭幕式(一)做主题演讲分享。
动力电池市场黑马势力频现,蜂巢能源毫无疑问是其中之一。
GGII数据显示,9月动力电池装机电量6.56GWh,同比增长65.82%。其中,蜂巢能源凭借79.77MWh装机量,首次跻身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TOP10。
作为动力电池领域后起之秀,蜂巢能源是国内最先公开宣布研发出无钴材料及电池产品的企业,其无钴电芯于年立项,并率先在无钴技术、产品上有所突破。
今年7月,蜂巢能源无钴Ni75正极材料吨级中试下线,并在9月实现搭载无钴材料电池的首台测试样车上路,开展道路测试,带领无钴电池进入实质性的落地阶段。
定位于第三方的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面向国内和全球的整车企业开放,分别在上海、保定、无锡、德国、韩国、日本、印度等地建立了7大研发中心,并加速走向国际市场。
高工锂电获悉,法国PSA集团已正式和蜂巢能源签订采购合同,确认其将为PSA旗下中国及全球电动汽车配套,预计采购需求达7Gwh。蜂巢也开始与包括宝马在内的国际车企洽谈对接,按照规划,到年,其外供比例将达到70%。
产能布局上,蜂巢能源常州工厂规划产能18GWh,一期4GWh产能项目已经于年10月投产。
近期,蜂巢能源宣布在德国萨尔州建立其欧洲电池工厂。项目总投资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亿元),建设一座年产能24GWh的电芯工厂和PACK工厂,分别于年底和年中建成投产。
按照蜂巢能源的规划,到年其将在全球范围内建成GWh的电池产能,总投资预计达8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瑞浦能源
瑞浦能源董事长曹辉将在闭幕式(二)做主题演讲分享。
瞄准全球新能源汽车、5G新基建的爆发机遇,瑞浦能源在动力与储能上全面发力。
瑞浦能源现已建成温州制造基地和上海研发中心两大基地,产品以VDA和MEB标准规格的方形铝壳三元体系和铁锂体系锂离子电池为主。
动力方面,产品已覆盖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工业车辆、工程机械装备、船舶等领域。
GGII数据显示,凭借与上汽通用五菱、威马、云度等乘用车企业的配套,瑞浦能源在今年7月与9月装机量均突破百MWh,两度进入行业装机量TOP10,分别位于第6和第8。
储能方面,涵盖了风光电新能源电力储能、电网电力储能、后备电源等领域。现阶段储能产品已由50Ah升级至Ah,符合5G时代和海外储能中高端市场需求。
温州制造基地二期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与系统项目已于10月开工,二期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年产能达8GWh。三期的12GWh也同步筹备中。
12月,瑞浦能源“高性能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智能制造项目”启动分批招标和采购,首批10GWh设备要求明年3月底/4月初开始进场交付安装。
年前,瑞浦能源将达到近40GWh的产能。依托青山实业的强大实力和丰富矿产资源,瑞浦能源正在积势蓄力,向着“千亿级”的企业发展目标努力进发。
璞泰来
璞泰来董事长陈卫将在闭幕式(一)做主题演讲分享。
璞泰来主营业务覆盖负极、设备、隔膜、铝塑膜等锂电产业链业务。立足于负极业务,始终志在打造锂电材料、设备的平台型公司是公司的战略思路。
负极材料环节,公司产品竞争优势突出,已进入以LG化学、三星SDI等为代表的海外电池供应链。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放量情绪增强,有望带动公司动力类负极材料全球市场份额。
隔膜及涂覆加工环节,璞泰来不断强化涂覆材料、设备、制造为一体的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夯实成本优势及定制化优势。目前公司产能将继续配合核心客户实现快速扩张,就近配套,并积极寻找第三方增量市场。
设备环节,公司积极加大新产品开发及业务线延伸,包括涂布设备的迭代开发、高速分散机、高速模切机和隔膜分切机等。近期公司也在扩大设备领域的布局,服务于新产品的市场推广,辐射更广阔市场。
铝塑膜环节,璞泰来正在优化东莞和溧阳两大铝塑膜基地的工艺布局,不断提升铝塑膜产品在外观、工艺技术、设备运行稳定性和生产效率,软包大客户认证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科达利
科达利董事长励建立将在闭幕式(二)做主题演讲分享。
作为全球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结构件企业,科达利合作的客户囊括了绝大部分国内外电池及车企顶级客户,特斯拉、松下、宁德时代、LG、三星SDI、Northvolt等等。
为了就近配套客户产能增长对锂电池结构件的需求,科达利不断强化大规模量产及供应能力。
目前,科达利已经在华南、华东、华北、东北、西北等锂电池行业重点区域均形成了生产基地的布局,有效辐射周边的下游客户。
同时,随着中日韩电池企业相继在欧洲大幅建厂扩产,科达利也积极走出国内在海外建厂布局。
凭借德国生产基地,后期科达利有望为宁德时代、三星SDI、松下、LG化学等日韩企业在欧洲的工厂配套供货,逐步增大海外市场的份额占比,以扩大和增强公司在全球行业市场中的地位。
诺德股份
诺德股份常务副总裁陈郁弼将在闭幕式(一)做主题演讲分享。
作为国际知名的新能源铜箔材料龙头供应商,诺德股份持续引领锂电铜箔发展趋势。
产品方面,诺德股份是国内唯一一家既能生产4-12μm超薄铜箔、又能生产—μm超厚铜箔的企业。目前在动力领域,公司主打4-6μm极薄铜箔。
市场方面,公司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主要大而强的动力电池企业建立了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产销量多年蝉联全国第一;公司也逐步与LG化学、松下、特斯拉等国际新能源下游厂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全球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产能方面,诺德股份拥有青海电子、青海诺德、惠州电子三大铜箔生产基地。今年以来,公司已完成了智能制造工厂的升级改造,实现工厂的现场智能采集、全面的质量管控以及全过程追溯。目前公司所有基地均具备高性能极薄铜箔的生产能力。
科瑞技术
科瑞技术总裁彭绍东将在闭幕式(二)做主题演讲分享。
在新能源领域,科瑞技术发力消费类锂电池和动力锂电池两大方向。面对锂电产业技术升级,科瑞技术拥有三大核心优势。
一是拥有自动化核心技术。依托企业自身先进的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科瑞技术为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提供业内领先的核心设备,并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技术经验,帮助客户节省成本,加快量产进度和提升产品质量。
二是与锂电行业头部客户长期合作经验。深耕工业自动化近20年,在准确理解客户需求,迅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迅速爬坡量产等方面,科瑞技术拥有丰富经验和独特能力。
三是通过全球布局打造本地化服务能力。科瑞技术深知本地化服务能力的重要性,成立之初就着手全球化布局,目前公司在全球7个国家拥有22个分子公司及办事处,建立了国际化服务体系,研发、生产和销售团队均拥有丰富的国际化经验。
思客琦
思客琦董事长付文辉将在闭幕式(一)做主题演讲分享。
思客琦在锂电领域主营新能源电池模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在国内名列前茅。
思客琦敏锐跟随下游客户的最新需求,在模组/PACK产线上不断优化迭代,并做好前瞻性技术探索储备,及时匹配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解决客户应用难点。
得益于扎实的技术功底与敏锐的风口捕捉,思客琦在模组/PACK市场需求演变和技术迭代风口下快速成长,并创下连续数年企业营收翻番的佳绩。
目前,思客琦已与CATL、比亚迪、中航锂电、亿纬锂能、国轩、上汽、吉利、长城、东风、长安等领先的主机厂、电池企业展开了深入合作,顺利对接多条汽车新能源模组和PACK自动化产线,为研制和发展汽车新能源装备提供了有力支撑。
声明:本文章属高工锂电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