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毫克镭里的爱国心大师赵忠尧装乞丐昼伏

年10月,一个乞丐突然冲向清华园门口,把怀里的咸菜坛子塞给了梅贻琦校长。坛子里装着的,竟然是原子弹的核心材料——镭。这个看起来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乞丐,实际上是中国核物理研究事业的开拓者——赵忠饶。

赵忠尧,年出生于浙江诸暨,年,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扩建为东南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执教,期间他为国家科技的落后感到忧虑,毅然决定出国留学。在美留学期间,成为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这一巨大的成就也奠定了他在世界物理学界的地位。后来赵忠尧来到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访问,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卢瑟福被他的勤奋好学打动,临走前,他特意将50毫克放射性镭赠送给赵忠尧作为礼物。

为了保护这50毫克放射性镭不落到日本人的手里,他放弃了和大部队一起前往长沙而是中途偷偷潜回北平。

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数日后,战火逼近北平。9月10日,师生接到通知开始撤离平津地区,前往长沙设立的临时大学。赵忠尧教授也准备撤离,前往长沙,但他没有马上走,因为他惦记着一件事,就是卢瑟福赠送给他的那50毫克镭还保存在清华大学实验室中,当时,北平已经沦陷,所以返回清华园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但赵忠尧教授担心这50毫克镭一旦落入日军之手,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在梁思成的帮助下,冒着随时被日本士兵抓住的危险,顺利取到这50毫克镭。

为了不让这50毫克镭落到日本人手里,他找到一个咸菜坛子,把装镭的铅筒放在咸菜坛子中,自己打扮成老百姓,随着逃难的人群一起向长沙进发。

为了保护这些镭,他选择了昼伏夜出,也不敢走大路,只挑那些人迹罕至的荒野小路走。他几乎扔掉了所有的行李,却从未让那个咸菜坛子离开过自己。一个多月风餐露宿,使得原本风度翩翩的大学教授变成了一个衣服破烂、蓬头垢面、拄着一根棍子的乞丐。最后,他终于来到长沙临时大学办事处门前,眼泪不禁扑簌而下。恰好梅贻琦校长从内室出来送客,他用沙哑的声音喊了一声“梅校长”,便放声痛哭起来。梅贻琦起初没有认出这个“乞丐”,仔细一看,发现是赵忠尧教授,连忙上前握住他的手,泪水夺眶而出……。

这50毫克镭后来又被带到西南联大,但是受限于当时简陋的科研环境,高能物理实验无法正常开展,赵忠尧拼死保下的这份镭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仅能静静地被封存起来。直到年,由他参加设计的中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工程顺利竣工,在显示屏上那50mg镭终于迸发出炫目迷人的光彩。

赵忠饶和他的老师叶企孙一起,培养了一批后来为中国的原子弹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钱三强、邓稼先、程开甲,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也都受业于赵忠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