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偏方 http://m.39.net/pf/a_6329464.html
你好呀,我是镭镭。今天我想给你聊一本书,叫做《卡片笔记写作法》。我知道,这本书看名字就让人觉得挺无趣的。卡片,笔记,和写作法都是地摊畅销书的常客,而把这几个关键词混在一起,会让人忍不住担心,不知道它会搬出一堆怎样的大杂烩。但今天这本书,相信我,它真的有点意思。
这本书稳稳地挠在了我的一个痒点上,那就是,我们如何通过笔记来思考?
笔记与思考犯冲的学生时代
说起做笔记,那绝对是我们从小的基本功。从我小学高年级开始,上课需要拿出来的必备物品中,就有笔记本了。上课的时候老师写什么,我就抄什么,眼到,手到,心到。写笔记是贯穿了我整个学习生涯的学习玄学。没记笔记就觉得好像没学习,而只要记到笔记本上了,哪怕我脑袋空空,我也有一种安心感:我学过了嘛。
但是后来有一个发现让我倍感沮丧:我认识的很多好学生,都不怎么记笔记。以我初中的同桌老麦为例,他几乎蝉联了我们初一到初三大考的全部第一名,是活在我梦想之上的学霸。而我发现,老麦上课其实几乎不记笔记。当他听到老师在讲重要的内容时,他会全神贯注地听,不懂的地方会第一时间向老师提问。而在老师讲到自己熟悉的部分,他会在下面闷头写作业。
后来我发现,老麦的这个习惯并不是特例,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小孩都会在关键处不做笔记,全神贯注地听。我后来自己试了试,意识到了其中的关键:其实老师讲的很多内容,课本上和讲义上都有,而上课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在那个时间下完成思维的融会贯通。
理解了没有笔记问题不大,可以找同学复印,也可以去找整理好的讲义。但是有笔记却没理解,那不会就是不会。换句话说,笔记和思考发生了脱节。不少好学生在用实际行动强调,思考与理解的重要性,而记笔记可能会干扰理解与吸收。
而在笔记这一端,在我们需要记笔记记忆知识的初中高中,老师往往会整理出详细的复习资料。在知识点的体系完整度来说,这些资料超越了大部分学生的笔记水平。总复习的时候,我们也基本是使用这些资料,很少有人会用自己之前的笔记。这样一来,我们学校期间的笔记其实很多并没有派上用场,而仅仅是沦落为学习仪式中的安慰剂。
所以坦白地说,我学生时代一直在做笔记,但我不会用笔记。
我们是如何管理信息的?管理人
我们很多人是不喜欢用笔记的。如果不局限于上学和考试,我们会发现,笔记其实是我们处理和加工信息的一种方式。而处理信息,是我们的一种刚需。大到个人与家庭的关键决策,小到下楼卖水果哪家便宜,我们都需要分析信息,进行决策。
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什么方式来管理信息呢?我发现,最常见的方式是,管理“人”。
最近身体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调养?我们会去找一个医生朋友问问。最近手里有一笔闲钱应该如何投资?这得问一个信得过的搞金融的朋友。突然被老板开了,失业了,我们会去找一圈朋友来陪陪我们,给我们出谋划策。
这样的方式非常方便,省掉了我们许多功夫。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转换了问题。还是以金融投资为例,我去找一个信得过的朋友,那么我就只需要判断他的专业度,和他这个人是否信得过,而这不需要金融方面的知识,而只需要看人的经验,这样的经验是可以不断积累,不断优化的。我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挑不同的人,他们帮我去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一来,我就用一套心法,解决了多样问题。
这样的解决方案有没有代价呢?当然是有的。维护高质量的人脉会耗费我们的资源和心力;合作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顺心的事,需要我们的妥协和忍让;这些我们都有心理准备,但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独立思考的结果被挤压了。
在决策中,有很多人带来的是“信息”,而不是思考。比如某两个国家打仗了,在讨论的时候我们会获得大量的信息。听说A国出兵了,听说B国被击溃了,听说xxx将军带着一支神秘部队直逼B国首都,听说B国背后有C国撑腰,听说B国xxx有一家子在战争中家破人亡。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陷入了一种集体狂欢,但没讨论出任何结果。
另一种情况是,有人会直接用自己的思考来带节奏。针对大家讨论的情况,他直接提出了一大通似是而非的分析,和一个非常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把他的思考结果和个人信用强绑定,信他,就同意他的结论。自此,一个信息决策问题就变成了一个权力问题。从这个事情判断对不对,变成了你信不信任我这个人,你是信A还是信B。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判断和实践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不断造神,塌房,再造神,再塌房的过程。
有时我们会用寄希望于通过有效讨论来把握问题的讨论。比如很多组织里面会使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来产生新的idea。但是讨论的模式有利于集思广益,却不利于深度思考。在讨论稍微深一点的问题时,头脑风暴很容易变成各个人浅薄地自说自话,人们不断重复着自己已然笃信的观点,却没产生什么新鲜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有一些问题上,我们需要产生自己独一无二的思考与洞见:家里的孩子该怎么教,自家的钱该怎么投资,这个局里面大家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国家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总有一些问题,我们不方便假手他人,需要自己想,想明白。因此,时常有人会停下来反思,重新强调自己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独立思考有窍门
在独立思考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面临三个刚性限制:注意力,意志力和短期记忆力。
所谓注意力有限,就是我们每次只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