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赵忠尧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任爱克斯朋
诺贝尔奖,意味着什么?对于多数人来说,或许代表了荣誉、声望,但对于科学家自身来说,诺贝尔奖并代表不了什么。因为他们在意的,始终只有研究成果。而这样的称号,显得无关紧要。所以当面对众人的惋惜,赵忠尧始终没有说什么。即便他被物理学界认定为诺贝尔奖的应获得者,他依旧我行我素,研究学问,认真做事。
出生于年的赵忠尧,并不引人注目。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天赋异禀的才能,就这般随风而长。先是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本科,之后到国立东南大学任教。在其老师的带领下,他又来到清华大学物理系担任助教。此时清华大学物理系老师仅五人,他就是其中一个。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赵忠尧不似鲁迅、李大钊等青年学者一般激进;也没有学孙立人、朱世民等辈奔赴战场。他就像是一个潜修的苦行僧,跟随清华大学一起成长,埋头学问,只求能为国家略尽绵薄之力。
年10月1日,北京早已风声鹤唳。随着卢沟桥事变,日军侵华之心已全然暴露。为了国之未来,清华、北大等高校决定撤离北京,择地教学。然而在这样危急时刻,有一个人却逆流而上,坚持重回清华,只为拿回一件东西——放在清华大学物理实验室的镭。
世人皆知居里夫人,因为她是第一个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而第二次获得诺贝奖的原因,就是因为发现了镭。镭作为一种放射性极强的物质,不单单对治疗癌症有着极大作用,其提炼也十分不易。而这块放在清华的镭,正是赵忠尧的导师卢瑟福赠送给他,由他远渡重洋,带回国的。
那镭如此珍贵,身为英国人的卢瑟福为何会送给赵忠尧50克镭?这或许就要从赵忠尧远赴美国的求学路说起。年,赵忠尧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师从诺贝尔获得者密立根。在两年的学习时间里,赵忠尧发现了反常吸收现象,这为之后放射性研究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年,赵忠尧获得博士学位,也就是这年发表了《硬Y射线的散射》为题的论文。次年,赵忠尧来到剑桥大学迪许实验室,和原子核大师卢瑟福一起工作。能和卢瑟福一起工作,意味着什么?
不了解那个时代的人,对卢瑟福恐怕并不了解。但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几乎无人不知卢瑟福。他被誉为继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原子核物理学之父。而赵忠尧此时能与之同事,代表赵忠尧自身才华出众、能力强大。在和卢瑟福同事的一年时间里,这个黄皮肤的华夏人让之震撼;那份求知,让其感动。也就是这个时候,卢瑟福赠送给即将回国的赵忠尧一块50克的镭,助力他继续研究。
回国之后的赵忠尧,没让重视他的人失望。赵忠尧在中国的物理导报和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以硬r射线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为题的论文,得到了卢瑟福的按语:这一结果提供了正-负电子对产生的又一证据。
当时没人明白这句话意味着什么,直到年的诺贝尔奖颁给发现正电子径迹的安德森,大家才意识过来,一个真正该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被遗忘了。原来,赵忠尧才是那个最早观察到正负电子对产生与涅没的人。但因为评委的原因,这次诺贝奖花落他家。
但赵忠尧受此影响没?他控诉没?并没有,他依旧继续在清华大学教书育人。由他开设的核物理课程、建设的核物理实验室,对我国影响深远。在那个时候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但凡是20世纪中期中国本土成才的物理学家,和赵忠尧或多或少有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钱三强、邓稼先、李光亚,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和这位衣着朴实、潜心学问的学者有关系,因为他们是赵忠尧的学生。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为人师者,当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这点,赵忠尧做得极好。而50克镭之事,就是其精神体现所在。赵忠尧重回清华大学拿回镭之后,一段艰难的逃亡路正式展开。
为了保护这50克镭,一代大师化身乞丐,杵着一根树丫,抱着装着50克镭的咸菜罐,跟随难民,一同南下。当回到长沙的大学临时办事处,赵忠尧满脸污垢、衣衫褴褛,和乞丐无二。正因如此,他还被保安拒之门外。谁能想到赵忠尧会落魄如此,但是好在这50克镭平安归家。几天几夜没合眼的赵忠尧,这次可以安心睡个好觉。
年,在民国政府的委派下,赵忠尧再度重洋。这次他是为了原子弹而来,中国想要自己搞原子弹,所以作为物理学大家,赵忠尧是最合适的人选。此时赵忠尧在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处,开始着手研究核物理和宇宙线,这完全是当时世界最前沿的研究课题。而赵忠尧此时在美国的知名度,已经非常高了。
在美国的几年里,赵忠尧一直心系祖国,所以一些重要手稿、文件,都在悄无声息间送回国内。直到年3月,赵忠尧正式办理回国手续。但是这次,赵忠尧受到了美国的阻拦。好在多方施压下,赵忠尧最终还是回到祖国。
世人皆说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而被放回国的赵忠尧,究竟抵得上多少师,有几个人说得清?回国之后,以郭沫若牵头,钱三强、李四光等参加的欢迎宴会举办。这份殊荣和待遇,又有几人能担得起?
那这次回国,赵忠尧带回来了什么?我想他带回来了希望、带回来真正的学问。当我国第一朵蘑菇云升起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赵忠尧是它的缔造者、见证者,但在之后的两弹一星名额中,却没有他的名字,这是为什么?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专注于学术、也太专注于学术。以至于太过于正直和较真,让不少人不喜。但就是这份较真,缔造了无数传奇。即便他错过了诺贝奖,他不在乎;就算他不在两弹一星中,依旧不能阻碍他研究学术的决心。
他没有获得这份荣誉,他的学生获得了,这就是一种传承。年事渐高的赵老,后来不再继续搞研究,但他依旧心系祖国。年10月,何梁何利基金委员会奖给了赵忠尧10万港币的奖金,赵忠尧把它全部捐献给了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作为科学基金,以奖励有成就的青年。
年5月28日,一代大师因病逝世,享年96岁。
结语
名声,有用吗?在老一辈眼中,名声不重要、个人得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国家。只要祖国好,那就一切都好。所以赵老面对人生低谷,不吵不闹;得到赞扬,不骄不躁。正是这份为国为民的心,赵老就值得后人铭记。
参考资料
《赵忠尧先生生平》
《赵忠尧》
《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物理学家赵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