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获颁诺贝尔奖女性镭的母亲玛

我认为科学是非常美的,一个在实验室中的学者不应该只成为一个技术人员,他也应该如同一个孩童,直接面对自然现象,如神话故事般地留下深刻的印象。

──玛丽.斯克罗德沃斯卡.居礼

居礼夫人(MadameMarieSklodowskaCurie,-)是一位法籍波兰裔的知名物理学家与化学家,她发现的辐射性元素,对自然科学造成革命性的影响,也促进了辐射医学的进展。

她一生缔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她是法国第一位女性教授,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研究人员,也是第一位获得二次诺贝尔奖的杰出学者。她是法国「镭研究所」的创办人,被后人尊称为「镭的母亲」。她的成就对人类和社会的进步有巨大的影响,是一位成功的女性先驱,而她的传奇事迹也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的心灵。她不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颗耀眼巨星,也是永远的典范。

困苦的童年生活与教育

居礼夫人于年出生在波兰的华沙,原名玛丽亚.斯克罗德沃斯卡(MaryaSklodowska),后来在法国求学时才把名字改为法文的玛丽(Marie)。她的父亲佛拉狄斯拉夫(VladislavSklodowska)是一位高中物理和数学教师,母亲布洛妮斯拉娃(Bronislawa)是一位私立女子学校的全职教师和主任,他们夫妻一共育有5位子女,玛丽亚排行老幺。

母亲布洛妮斯拉娃在生下玛丽亚之后,因罹患了结核病而不得不辞去教职。由于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因此她从未亲吻过玛丽亚。玛丽亚的童年在缺乏母亲的拥抱爱抚之下,心理成长受到很大的影响。

玛丽亚的童年并不快乐,祖国波兰的领土正遭受俄国与德国的瓜分,而且波兰的民族性与文化也被彻底地摧残着。在俄国沙皇主义统治下的波兰,玛丽亚从小便学习到,如果不慎透露自己的内心情感,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当时的波兰民众生活在毫无隐私,而且须时时保持在沉默与自我控制的环境下,因此玛丽亚长大之后,不喜欢大声说话、喧闹、矫饰夸张,以及任何展露情绪的举止。但是她的斯克罗德沃斯卡家族却充满热情并具有强烈的信念,她的母亲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全家都深具爱国心并重视教育。

玛丽亚11岁时,她的大姊苏菲亚(Sofia)和母亲分别死于斑疹伤寒和结核病。由于她母亲宥于健康因素,对子女一直采疏远的态度,因此内心渴望母爱的玛丽亚,把她的母亲偶像化了。当她的母亲过世之后,玛丽亚陷入极度的悲伤。她心中甚至认为上帝是不存在的,后来成为一位无神论者。

玛丽亚自幼非常聪颖,4岁以前便学会阅读。幼年求学时,学校经历俄国政权的威吓与压制,有如警察学校。如果波兰教师与学生在校内使用波兰语,教师会遭到解雇,学生也会受处罚。她的父亲也因此不断地换学校,家中租用的公寓也一间一间地更换,而且一间比一间狭小,家庭经济也陷入了困境。她的父亲不得已带些学生回家,供应寄宿与家教,以便增加点收入。玛丽亚每天晚上只能睡在客厅的沙发上,一大早就得赶紧起床,以便腾出空间供大家吃早餐。

尽管生活困苦,玛丽亚在学校课堂上仍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但是在学校有一件令她极为痛恨的事情,那就是负责欺骗俄国派来视察的督学官员。每当俄国督学官员莅校时,她都被选出向官员谎报课堂上都是用俄语来教授俄国历史与文化,而非用波兰语教授波兰的历史与文化。虽然她每次都表现得很完美,但是这件任务也让她承受极大的压力,以至于督学一离开学校,她就忍不住痛哭失声。也因为这个不愉快的经验,玛丽亚终其一生对公开演讲都感到不自在和紧张。

到了中学时,情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每下愈况,俄籍教师对待波兰学生有如仇敌。她哥哥的一位朋友因为参加政治活动,而被处以吊刑。学校成为波兰人民国家主义与组织反抗活动的中心,接受教育也被视为爱国的责任与道德上的当务之急。

华沙一个称为「实证论者」(Positivists)的知识分子团体,主张女性解放与接受教育、推广科学、容忍犹太人、取消阶级差别、重建波兰的罗马天主教教堂,以及教育农民等活动。女性成为这个实证论者团体的坚强骨干,并成立了一个秘密的地下「飞行大学」(波兰文是UniwersytetLatajcy,英文一般译为FlyingUniversity),举办各种演说来教育民众。

玛丽亚也是这种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她曾说过:

人若不能进步,就无法建立更好的社会。

她日后勤奋工作的态度和对科学的热爱,深受这种波兰国家主义的影响。

年,15岁的玛丽亚以每科都是第一名的成绩从中学毕业。然而次年玛丽亚却崩溃了,这是她一生中数次身心崩溃的第一次发作。她的父亲安排她休息一年,到乡间拜访亲友,放松身心。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她决定进入大学继续学业。然而当时的俄国政权禁止女性读大学,玛丽亚于是与她的一位姊姊布洛妮雅(Bronya)做了一项协议,由玛丽亚先去工作,赚钱支持布洛妮雅到巴黎就读医学,尔后再由布洛妮雅支持玛丽亚读大学。

由于工作的选择和机会不多,玛丽亚只能担任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家庭教师。她在~的6年间,一直住在离华沙公里的佐劳斯基(Zorawski)家工作,每天花7小时教导这个家庭的两名孩童。她还冒着可能被严重处罚的风险,抽空偷偷教导当地农人的小孩阅读与书写,这在俄国高压统治下可是非常严重的罪行。

佐劳斯基先生对她还算不错,允许她使用所经营的甜菜工厂中的图书馆,玛丽亚便充分利用这机会与工厂中的化学家学习化学。在这期间,她还遇见佐劳斯基先生的长子卡吉米尔斯(Kazimierz),一位华沙大学的大学生,他们二人很快便彼此相恋。但是佐劳斯基的家庭反对这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阻止他们继续交往。虽然心碎与失望,但是为了支持姊姊的学费,她仍继续留在佐劳斯基家工作了两年半。

踏上巴黎求学路

年,口袋中只有40卢布的玛丽亚终于踏上远赴巴黎求学之途。11月5日,她如愿以偿地进入巴黎大学,距离她离开学校已有8年之久。这时她把波兰语的名字玛丽亚,正式改为法文的玛丽。由于她的法语还不是非常好,因此一开始只得先少修一些科学和数学的课程。

她租了一间位于6楼的阁楼,每日清苦地努力向学。大部分时间只能啃面包度日,偶尔加颗鸡蛋和些许水果,再来一杯热可可就是奢华的享受了。虽然生活穷困,但是她甘之如饴,因为她终于拥有自己长久以来渴望的独自空间和隐私,她还可以尽情花上所有的时间来学习。她说:

从某些痛苦的角度来看,这种人生对我却充满魅力,它赋予我自由与独立的珍贵意义。

年,玛丽仅花了2年的时光便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荣获相当于物理硕士的学位,并获得波兰政府一笔卢布的奖学金。次年,她又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获得数学硕士学位。

与居礼先生相遇

年,好运终于来临。玛丽在一位波兰籍医生的家中,遇见了她未来的事业伙伴与生活伴侣──皮埃尔居礼(PierreCurie,-)博士。皮埃尔当时已经是一位知名的物理学家,他早在年21岁时,便和他的哥哥雅各(Jacques)发现了结晶体在压缩状态下会产生电流,即所谓的「压电效应」。年,更以研究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居礼定律(Curie’sLaw),而获得博士学位。他当时正担任巴黎市立工业物理与化学学校的实验室主任。

皮埃尔金棕色的平头、清澈的眼睛、深深的微笑,以及纯真的态度,立刻吸引了玛丽的注意。而他对物理学和社会议题的见解,也使玛丽着迷。同样的,皮埃尔对玛丽的美貌与对物理学的热忱也印象深刻。

他们在相遇的第一天,便共进午餐并交换了地址。皮埃尔还拿了一本左拉(EmileZola,-,法国文坛大师)刚被罗马教会列为禁书的新书给玛丽,二人很快便陷入热恋。虽然玛丽还梦想回到波兰教授物理学,但是皮埃尔说服她留在巴黎继续从事研究。他说:

人应该对其一生有个梦想,但是也应该有一个对现实的梦想。

他们于年共结连理,结婚时没有婚戒,没有祝福,甚至没有牧师在场。他们收到的结婚礼物中有2辆脚踏车,于是玛丽穿着开叉裙,头戴草帽,立刻与皮埃尔登上脚踏车快乐地出游去了。

结婚之后,成为居礼夫人的玛丽为了取得在女子高中教授物理学的教师资格,继续学习以便取得一张教师证书。次年,她不但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还取得冶金工业的一笔财务资助,供她研究钢铁的磁性。这时居礼夫人也下定决心要取得博士学位,以研究做为一生的职志。

发现新辐射性元素

年,贝克勒尔(HenriBecquerel,-)发现了铀的辐射性,但并未引起太多科学家的注意。贝克勒尔观察到的辐射性,是由于铀这个重金属在原子核不稳定的情况下分裂,而把过多的能量放射出来,其能量远高于年所发现的X射线。这项发现引起居礼夫人的兴趣,她决定以这个主题做为她的博士论文题目。

贝克勒尔发现从铀发散出来的射线可穿透厚纸板,并让摄影胶片感光,也可造成四周的气体导电。居礼夫人立刻察觉到这是一种离子化现象,也可用来探讨其他的辐射性物质,于是她利用居礼先生先前发明的压电石英天平(piezoelectricquartzbalance)来测量一些可发出微弱电荷的物质。居礼夫人首先发现了钍(thorium)也具有辐射性,且强度与铀差不多。她还发现这些元素的辐射性,与原子在分子中的排列无关,而是直接来自原子本身。

除了铀与钍之外,居礼夫人还广泛测量许多天然矿石的辐射性。她发现天然沥青铀矿的辐射性,比她所收集的纯铀化合物和钍化合物还要高出3~4倍。于是她假设这种矿石中含有其他辐射性更强的元素,也首先创造了「辐射性」(radioactivity)这个名词。

居礼夫人把这些发现写成论文于年发表。那时居礼先生也意识到这些发现的重要性,于是他放下本身的结晶研究,加入居礼夫人的辐射研究计画。

在他们二人合作之下,首先从矿石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辐射性元素,居礼夫人把它命名为钋(polonium),这是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到了年年底,居礼夫人又发现了另一个辐射性更强的元素──镭(radium)。居礼夫妇于是把这二种新发现的元素写成论文,分别于年7月和12月发表。法国科学院为了表彰居礼夫妇的杰出发现,特别颁给他们3,法郎的奖金。

居礼夫人的贡献不仅是发现了新辐射性元素,也开启了物理学上的一个新研究领域──辐射学,这也成为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的一项利器。

为了纯化镭,她和居礼先生花费了极大的精力,日复一日地从矿石中提炼。她说:

有时我必须花费一整天的时间,用铁棒搅拌一锅与我差不多大的沸腾矿渣。一天下来,我几乎累垮了。

如是辛勤地工作了4年,到年9月,才从好几公吨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0.1公克的氯化镭,他们还定出镭元素的原子量是。

这期间,居礼夫人以无比的毅力,主导所有的实验与讨论,是这个计画的原动力。他们的实验室破旧不堪,屋顶还会漏雨。居礼夫人在这恶劣的环境下努力工作,经常生病,但是她的心情却是快乐的。她说:

就是在这个凄惨的破棚子里,我们度过生命中最好和最快乐的时光,完完全全地专注于工作。

她对居礼先生也感到非常满意和快乐:「他远超过我们结婚时我所梦想的,我对他的崇拜与日俱增。」

居礼夫人的第一个诺贝尔奖

镭的发现,开启了物理学上的一个新纪元。在那之前,人们认为原子是一个稳定而不会改变的独立个体。但是镭改变了大家的看法,它可从原子内部释放出能量,是一种新的能源。之后被尊称为核物理学之父大名鼎鼎的拉塞福(ErnestRutherford,-)也发现这种辐射性的元素在释出能量后,会转变成另一种元素,彻底改变了科学家对元素的认知。

居礼夫妇发现了镭元素之后,他们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年6月,居礼先生被邀请到伦敦的英国皇家学院演讲。在他的演讲过程中,居礼先生突然感到剧烈的关节疼痛,腿与手指麻木和发抖。当他展示镭的辐射性时,不小心漏接容器,而倾洒出一些镭化合物。这个被污染的讲台一直保持原状,直到50年之后才被后人清除污染。居礼先生之后被诊断出罹患了严重的风湿病。

由于居礼夫人太专注于研究,一直拖到年6月才进行她的博士论文口试,论文题目是「辐射性物质的研究」。在她成功完成口试当天的傍晚,居礼夫妇与一些友人共同庆祝,出席的有拉塞福、朗之万(PaulLangevin,-,法国著名物理学家),以及佩兰(JeanPerrin,-,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夫妇。

年,法國科學院向瑞典的諾貝爾獎委員會提名居禮先生與貝克勒爾,希望委員會能考慮頒發物理獎給他們二人,但是獨漏了居禮夫人。

瑞典的一位大數學家,米泰格-列夫勒(MagnusCostaMittag-Leffler,-)剛好是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委員,他對法國的提議感到不可思議,因此寫信告知居禮先生。居禮先生本來對諾貝爾獎並不感興趣,但是他認為漏掉居禮夫人是不公平的。於是寫信給諾貝爾獎委員會,希望能把居禮夫人也一併列為候選人。幸好居禮夫人前一年也曾被提名過,因此經委員會判定提名仍屬有效。

如此一波三折,居禮夫婦與貝克勒爾終於因為在輻射物質研究上的傑出貢獻,而共同榮獲年的諾貝爾物理獎。12月是頒發獎項的日子,但是居禮先生因為生病而無法出席,一直拖到18個月之後,才得以親自到瑞典演講並領取獎金。

榮耀之後與居禮先生的去世

得到諾貝爾獎後,居禮夫婦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記者集結在他們家的門前,希望採訪他們。一夕成名的居禮夫婦簡直不知所措,居禮先生於年6月曾說過:

一年多來,我無法工作,無法做我自己。

我找不出辦法來避免浪費我們的時間;在知性上,這是一個攸關生死的問題!

然而居禮夫人仍然儘量維持日常的作息,忙碌於她的研究、教學,以及家庭和子女之間。她與居禮先生從年到年之間,共發表了36篇學術論文。

他們婉拒了瑞士日內瓦大學邀請他們到該校任教的提議。年,享有盛名的索邦大學(巴黎大學的一部分)提議提供一個完備的實驗室給居禮先生,居禮先生欣然就任該校的教授,而居禮夫人也成為塞弗爾(Sèvres)女子師範學院的教師。

法國政府還承諾,一旦索邦的實驗室完工後,會請居禮夫人擔任實驗室總管。但是直到年,這個實驗室都還沒有動工建造。當法國政府要頒發榮譽軍團勳章(LegionofHonor)給居禮先生時,他拒絕了,他說:

我一點都不需要這個裝飾品,但是我非常需要一間實驗室。

年4月19日,當居禮先生在雨中穿越街道要撐開雨傘時,不幸被一輛疾駛而來的馬車撞倒,因頭殼破碎而去世,得年才48歲,留給後人無限哀戚與惋惜。

居禮夫人二度榮獲諾貝爾獎

居禮夫人忍著喪失愛侶與工作伙伴的悲痛,重拾研究熱忱,繼續在研究的路上前進。她婉拒了巴黎大學提供的撫恤金,因為她要走自己的路,不願被人認為僅是居禮先生的未亡人。

年5月,她接受巴黎大學提供的助理講師職位,年薪10,法郎。這是她第一份得自巴黎大學的薪水,也成為法國第一位女性大學教授。年11月5日,她首度登上講台授課。如同以往一般,公開演講讓她非常的緊張,但是媒體對她的首次課堂講課則是讚譽有加:

第一眼注意到的是她宏偉的額頭,那不僅是一位站在我們面前的女士,而且是一個充滿思想、活生生的大腦。

年,居禮夫人升任為巴黎大學的物理學正教授。

在~年間,居禮夫人還面臨了一項科學挑戰。知名的天文物理學家與熱力學之父──凱爾文爵士(LordWilliamThomsonKelvin,-)投書《倫敦時報》(TimesofLondon),質疑鐳不是一個元素,而是一種鉛與氦的化合物。居禮夫人無法反駁,因為她在年所發現的是氯化鐳化合物,並沒有得到鐳的純元素。於是她決心把鐳元素純化出來,以杜悠悠之口。經過4年艱辛的反覆實驗和努力,她終於得到純鐳,並證明這是一種元素。

年11月,她再度被提名為諾貝爾化學獎的候選人。這是因為她先前雖然發現了鐳這個元素,但是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卻以輻射線研究的理由,共同頒給了居禮夫婦與貝克勒爾。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終於頒發給居禮夫人一人,以表彰她發現鐳元素的重大貢獻。

法国科学院院士事件──被轻视的女科学家

年,居礼夫人想入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如此她便能在每周的院士会议中发表她的研究结果,并享有在学会期刊上快速又免费发表论文的便利性。但是她忽略了她本身身为女性,又是一位原籍外国人身分的自由派人士。当时另有一位66岁虔诚的天主教男性,也在竞争这个院士职位。科学本质的焦点被模糊了,这场竞争成为一项耸人听闻的新闻事件;一方是自由派的前卫女性,一方是反女性外国人的国家天主教徒。

最后居礼夫人以一票之差,未能当选为院士。她对这个结果非常失望,终其一生不再寻求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也不再在这个学会的期刊上发表她的论文。保守的法国科学院直到年,都未曾有任何一位女性当选过院士。

居礼夫人与朗之万的感情韵事

成名后的居礼夫人,曾传出与知名学者朗之万之间有一段感情上的韵事,闹得风风雨雨。朗之万是居礼先生的学生,于年在居礼先生的指导下获得索邦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来也成为巴黎大学的教授,他一直都是居礼夫妇的家庭好友。

朗之万专长研究气体的分子结构,以及物质暴露在辐射线下所释放出的X射线。他与居礼夫人可能是法国「唯二」了解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物理学者。当时法国大多数的科学家,把爱因斯坦视为「反法国」的德国佬,对他的理论不屑一顾。因此他们二人间惺惺相惜,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朗之万比居礼夫人年轻5岁,是一位英俊迷人的绅士。他的妻子希望他辞掉大学教授,到工业界任职高薪的工作,居礼夫人与其他学者则挽留他继续留在大学从事研究。朗之万夫妻的感情并不好,于是他在距离居礼实验室10分钟步行的距离处,租了一间公寓独居,并做为办公之用。在年间,孀居的居礼夫人经常到他的住处拜访,并共进午餐,附近的邻居形容他们二人仿佛一对恋人。

朗之万的妻子珍妮曾闯入朗之万的办公室,并宣称取得她先生与居礼夫人间的一些往来书信,而向法院诉请离婚。《法国日报》还刊出一篇〈一个爱情故事:居礼夫人与朗之万教授〉,描述他们二人间的密切关系。这对居礼夫人的名声造成很大的损伤,因为媒体把这事件渲染成,一个波兰女人偷走一个法国女人的丈夫,这件事还一度引起巴黎大学和法国政府的高度关切。直到年12月9日,朗之万与妻子珍妮达成庭外和解,事件才逐渐平息。

居礼夫人与朗之万之间是否真的发生婚外情?没有人确知。年,朗之万重回妻子怀抱。多年后,朗之万的孙子娶了居礼夫人的外孙女,也算是一段佳话吧。朗之万的妻子珍妮还出席了婚礼,但并未发言,也没有对当年事件做出任何评论。

居礼夫人力争 镭研究所终落成

年年底,居礼夫人从瑞典接受诺贝尔化学奖回来后,身心再度崩溃,她被医护人员用担架抬入一间安养院。她认为会玷污了居礼这个名字,因此坚持入院时使用假名,即使她的长女伊蕾娜(IrèneCurie)就陪伴在身侧。在疗养院细心调养下,她很快便康复了。

那时,德国、英国、丹麦等国家已设立了专门研究物理学的研究所,聚集国家一流的物理学家,一同讨论和研究大家有相同兴趣的题目。但是法国的物理学家仍停留在单打独斗的阶段,在自己的实验室和学生埋头苦干。于是居礼夫人设法说服巴黎大学和巴斯德研究所当局,力陈设立一个研究辐射学的物理研究所的重要性,以及辐射线在未来医疗上的可能应用。在她的领导下,一栋「镭研究所」(InstitutduRadium)的建筑物终于在年落成,后来这研究所又改名为居礼研究所。

镭研究所在居礼夫人的领导下,很快便成为世界上研究核子的领导中心,做出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例如佩里(MargueritePerey,-)发现了一种具辐射性的新元素鍅;罗森布朗(SalomonRosenblum)研究α射线;伊蕾娜居礼与她的夫婿约李奥(FrédérickJoliot)研究原子核结构和发现人工辐射元素,并于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等。这研究所的另一特色是,经常保有一些职位专门提供给女性和外国人,例如年的40位研究人员中,便有17位来自外国。

推广辐射线在医疗上的应用

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居礼夫人认为X医院中做为诊察弹伤与骨折的利器。她向巴黎富人募款,向实验室寻求设备协助,向法国的国防部长提出申请,终于完成一部可移动式的X射线车辆运到前线服务。这辆全球第一个移动式的X射线设施,还被人昵称为「小居礼」(petiteCurie)。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居礼夫人在法国与比利时的前线共设立了座X射线检查站,并且训练了数百名妇女技术员,包括她的长女伊蕾娜在内,在前线为受伤的军人提供医疗照护。

居礼夫人还收集镭元素蜕变后产生具辐射性的氡气,并密封在小玻璃医院,用来治疗癌症肿瘤。她因为经年累月地大量与这些具辐射性的物质接触,相信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人所暴露的辐射剂量会超过她。但是为了人类的福祉,她义无反顾。

虽然居礼夫人如此努力地付出,但是法国政府在大战期间从未肯定过她的爱国行为。她并不灰心,她知道她可以利用居礼这个名声来与政府谈条件,去募款、去影响社会大众,并成就一些对人类有贡献的事情。例如她帮助波兰成立一个类似的镭研究所,并建立了镭的国际标准单位。为了推广辐射的研究,她也四处筹募资金,设立学生的奖学金,并捐赠镭和氡给世界上许多研究单位做为研究之用。

来自美国的助力──居礼夫人一夕成名

年,一位重要的美国女性梅洛妮布朗女士(Mrs.MarieMattinglyMeloneyBrown)来到她的生命中。梅洛妮是第一位在美国参议院记者席上拥有座位的女记者,也是当时全美国最著名的女性杂志Delineator的编辑。她到居礼夫人的办公室采访,并了解到居礼夫人的需求。之后她举办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募款活动,共募集到10万美金采买1公克的镭,提供给居礼夫人做为研究用。

梅洛妮还安排居礼夫人到美国访问,接受20所大学颁赠的荣誉学位。美国总统沃伦哈定(PresidentWarrenHarding)亲自在白宫接待居礼夫人。当居礼夫人与她的二位女儿,伊蕾娜和伊芙(Eve),抵达纽约市时,民众和乐队夹道欢呼,旗帜和彩屑飞扬整个纽约市的天空。《科学美国人杂志》(ScientificAmerican)形容居礼夫人为:

「态度谦虚,衣着得体,外观充满女人味与母爱……她正是那位为人类美好事物而努力,以及拓展科学知识的居礼夫人。」

居礼夫人在美国一夕成名,并受到美国人热烈的欢迎。年,62岁的居礼夫人再度应梅洛妮的邀请前往美国访问,并募集到足够的资金购买1公克的镭给她的祖国──波兰。梅洛妮成为居礼夫人一生的知己好友。

长期与辐射共存 晚年疾病缠身

由于长期与辐射线为伍,居礼夫人的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年之间,她进行了2次白内障手术,而白内障正是辐射伤害首先产生的症状之一。由于视力严重受损,她的演讲稿字体必须放大到2.5英寸。每日由住家到实验室,也要靠她的长女伊蕾纳协助。

当时人们对于辐射线对人体的伤害所知不多,居礼夫人除了白内障之外,还有贫血、耳鸣、疲倦等健康问题。镭研究所并没有针对辐射线对健康造成的伤害进行研究,在年代,一些员工也因为长期接触辐射线,而罹患贫血和白血病(血癌)去世。虽然居礼夫人的健康不佳,但是她仍然全心投入物理学的研究,并经常参加各种物理学的研讨会。

居礼夫人非常重视她个人的隐私,晚年,她几乎把个人所有的私人信件都销毁了,包括那些她与朗之万间引起争议的信件。她仅保留了非常少数的私人文件,如她的丈夫皮埃尔给她的情书、学生时期别人给她的爱慕信件,以及丈夫去世后她所写的日记。

在她生命最后的几年,居礼夫人仍然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与热爱。她目睹长女伊蕾娜与其夫婿发现人工辐射元素,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杰出科学家。由于健康欠佳,她也把所中的事务逐渐转移给年轻的一代,让她一手所创立的镭研究所继续成长茁壮。

年7月4日,居礼夫人因严重的白血病,在法国萨伏伊省靠近阿尔卑斯山的一间安养院去世,享年67岁,未能亲眼目睹他的长女于次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去世时,她的次女伊芙随侍在侧。后来伊芙为了怀念她的母亲,亲自走访了波兰,多方搜集有关他母亲的文件和事迹,于年出版了著名的《居礼夫人传》一书,让更多的世人认识这么一位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和人类的典范。

年4月20日,居礼夫人与她的夫婿皮埃尔居礼的骨灰被移入巴黎的先贤祠(Panthéon),与众多伟人共享一堂,永远受后世人们的景仰与怀念。

居礼夫人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热爱祖国,并把她的一生完全奉献给科学。她的次女伊芙是这样地描述她的母亲: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玛丽居礼比她所做出的成就和生命更可贵的是:坚定不移的人格、对知性的执着、无私的自我牺牲和奉献,尤其是无论任何毁誉也不改其志节。

居礼夫人一生在科学上的贡献,足可与伽利略、牛顿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而她对人类文明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也已远超出言语所能形容,她是人类历史上永远的瑰宝与典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